
科技創新
新的一年悄然來臨,煤層氣生態產業公司堅持目標不變、干勁不松的勢頭,統籌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兩不誤”,全力以赴推進礦山地質環境監測項目進度。
1月5日,在陜北紅柳林煤礦礦山地質環境監測項目施工現場,工作人員經長途跋涉,到達設備安裝地點,進行北斗形變位移測量設備安裝作業。在相隔16公里以外的張家峁煤礦,59套監測設備已安裝豎立在50多平方公里的礦區范圍內,工作人員分3組正在對設備做最后的入網調試。
陜北監測項目是該公司開展《陜西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大數據平臺》及省、市、縣、企業四級監測體系建設工作中重要的一環。自項目建設以來,該公司集中核心技術力量,深入陜北11個礦區,開展“一對一”精準化服務,高效推進項目落地、開工,助力各礦山企業綠色發展。
“陜北冬天氣候異常寒冷,施工溫度經常低至零下20度左右,我們在野外負責施工的人員經常被凍的雙手紅腫,嘴唇干裂。為了項目進度不滯后,大家努力克服困難,發揚不怕吃苦、艱苦奮斗的精神,集中精力全力保障項目提速增效。”該公司陜北項目聯絡點負責人一邊給手上哈著熱氣,一邊查看測量數據。
受疫情影響,陜西多地按下了“暫停鍵”。如何確保在當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下保證陜北監測項目正常推進成為生態產業公司急需解決的一道難題。該公司及時調整工作重心,把加強疫情防控和項目推進統籌安排,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積極加強與各礦山企業的溝通銜接,保障項目建設過程中人、車、設備、安全措施落實到位,實現疫情防控與項目推進同步進行;加強對員工的關心,積極做好駐外員工心理疏導和精神關懷等相關工作,確保全員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一手緊抓疫情防控、一手緊抓項目進度。目前,該公司已完成榆北煤業公司、陜北礦業公司下屬礦山共計350個監測設備安裝工作,曹家灘煤礦、小保當一號煤礦的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監測預警系統已按期實現上線運行,項目整體推進穩中有序。未來,該公司將進一步加強監測項目攻堅力度,夯實主體責任,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跑出項目建設的“加速度”。(趙杰 杜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