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員工風采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簡單而樸實的一句話,是陜煤集團煤層氣榆林分公司紅柳林項目部經理王兵的座右銘。12年如一日,他秉持一顆初心,在工作崗位上不斷投入了自己的熱愛和執著,在不斷學習提升自我的路上勇毅前行,從一名普通鉆工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煤層氣公司工匠”。
蝶變之路 勇于擔當
人生,沒有苦中苦,哪得甜上甜。2010年10月,王兵參加工作,是一名普通的鉆工。他學習操作設備,查閱各種設備說明書,不懂就問,經常比別人多流汗、遲下班,總是在筆記本上記錄、總結,15本筆記本,記錄了“工匠”的奮斗步伐。日積月累,技能逐漸提升,管理逐漸加強,成了行家里手,解決多次“攔路虎”問題,先后擔任班長、機長、項目部生產經理、經理。
“提技能必須扎根現場,問題必須在現場解決。”他常對徒弟說,“現場必須認真巡檢,要用嘴詢問情況,用眼和耳發現問題,用心整改隱患。”
多年來,王兵始終奮戰在地質勘探一線。他每天跟班下井,把鉆機生產巡查一遍,對鉆機、泥漿泵、配電柜等設備開展“過濾式”全面檢查。每到一個崗位,他都耐心地與崗位工、技術人員交流,面對面地征集建議。對現場發現的問題,及時記錄反饋,盯在現場抓整改;對現場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他總是帶回辦公室鉆研,直至弄個明白。
奮進之路 攻堅克難
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方法。煤田地質鉆孔最令人頭疼的工作是發生孔內事故。2017年7月,在張家峁煤礦3-1煤至4-2煤電纜孔工程2號鉆孔擴孔過程中,φ320mm擴孔鉆頭與φ63.5mm鉆桿脫扣,打撈后發現鉆頭在孔內是側著的。經過15小時使用多種辦法沒打撈上。王兵來到現場,提出制作一個工裝,扶正鉆頭,再在碗錐焊接喇叭口、撥子,經過打撈,成功。他善于思考,出高招,處理了多起孔內事故,大家都叫他“全能王”。
本來無望的事,大膽嘗試,往往能成功。耐壓試驗決定探查工程質量。2021年7月,在寧夏寶豐集團丁家梁煤礦F1探查工程做孔口管耐壓試驗,因巖石破碎、裂隙大,常規工藝無法進行。他經過查閱資料,大膽先給孔口管和裸孔間隙注漿,待環狀凝固后,在鉆孔四周打6根注漿錨桿,通過錨桿、打壓帽加壓注漿,待凝固后進行耐壓試驗,一次性成功,得到礦方好評.
初心之路 筑夢前行
千米進尺有“良方”。2021年9月,紅柳林礦業公司匯興煤礦吃開溝越界探查工程3號鉆孔設計鉆孔深度1140m,但使用的定向鉆機的額定鉆孔深度1000m。當時,有人建議放棄這個工程,但王兵毅然決然接單。他采取加固鉆機機身、鉆孔越深泥漿泵壓力逐漸加大、起拔越頻繁、進給量越小等措施精心施工,最終達到礦方設計要求,得到礦方好評。
近年來,他參與了10多項技術創新項目,在實踐中探索一種瓦斯預抽鉆孔防噴裝置,為公司申請了專利,解決了許多生產技術難題,不斷為公司節支降耗、為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近日,在煤層氣公司2020-2021年度文明單位、先進班組和勞動模范、公司工匠表彰大會上,王兵被評為“煤層氣公司工匠”。
采訪結束,王兵告訴筆者:“我要以初心鑄匠心,引領更多的技術工人傳承和弘揚工匠精神。”
(榆林分公司 徐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