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員工佳作
“濃濃粽香飄,悠悠端午情。”這個傳承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給千家萬戶帶來了別具地方特色的節日韻味。臨近端午,節日的氣氛愈加濃烈。
走在大街小巷,空氣中到處彌漫著節日的氛圍,人們的心情也隨著節日的到來而變得明朗和歡欣。無論是超市還是路邊,隨處可見不同口味的粽子,有蜜棗餡兒、豆沙餡兒、花生餡兒的,還有紫米、白糯米、大黃米的,老遠便能聞到一股粽葉包裹的糯米香味兒,不禁讓人味蕾綻放,忍不住上前挑選了幾個自己喜歡的口味兒,放在鼻子上聞一聞,還是熟悉的粽葉糯香味兒。也許是懷念粽子和艾草獨有的味道,也許是還沉浸在屈原投江的悲痛中,又或許是心頭那不斷縈繞的一股鄉愁……往事似乎還很清晰,感覺近在眼前。
端午節,是一個感恩的節日。“核桃樹下精心縫,端午佳節繡女紅。芳艾香囊身佩戴,避邪祛病祈安寧”。端午節佩戴香包是我國的傳統習俗之一,這個時候我便會想起記憶中母親給我和哥哥縫制的香包,母親做的樣式小巧玲瓏,香包里面放有沉香和朱砂,據說是用來驅邪避禍的。除了在衣服扣子上佩戴香包,母親還將彩色的絲線擰成一股,纏在我和哥哥的手腕和腳脖上,端午節那天佩戴著香包和五彩線,別提有多神氣了。遇到打雷下雨的時候,就得把五彩線摘了扔到水里,據說這樣是為了將疾病沖走,保小孩一生平安。當時只是感覺很好玩,后來才慢慢地懂得,那是母親的一份濃濃的親情和深深的疼愛。如果時光能倒流,我會在每個端午節都戴上母親繡的香包,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蘊含著母親對孩子的那份細膩的愛。母親的愛,是柴米油鹽的瑣碎,是百轉千回的叮嚀,是風霜雨雪的牽掛,一直流淌在我生活中……
端午節,是一個傳承的節日。粽子香,香廚房,小時候端午節,母親都會撐著佝僂的身體,顫顫巍巍地泡豆、淘米、洗粽葉、包粽子、上蒸籠,用她那操勞一生粗糙的雙手,精心烹制最美味的佳肴。母親會提前買很多粽葉,親自包粽子,自己也加入進來和母親一起洗粽葉。母親告訴我,洗的時候要一張一張地清洗,確保干干凈凈,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會散發出粽葉的香味。粽葉洗好后,將提前泡好的餡料包進去,餡料的主要成分就是糯米、紅棗或者豆沙等,有些人家還會撒些葡萄干、瓜子等佐料,之后便上鍋蒸3-4小時。
端午節,是一個思舊的節日。每年的端午節,母親會將買來的艾草插于門框、窗戶和房屋的各個角落,小時候的我,總會盯著忙碌的母親問掛艾草是為了什么?母親就會告訴我:這是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以帶來福氣,保佑全家人身體健康。母親的話當然是老一輩傳下的,這清香的艾草仿佛為家中筑起了一道防線,驅走瘟疫,辟邪保平安。這古老的習俗承載著人們對平安健康的祈愿,悠悠艾草香,一歲一安康。
小時候的端午,有太多美好的回憶,它們是那么純粹,那么令人回味。如今想起從前的點點滴滴,我的嘴角便不由得微微上揚,許是歷經了歲月的沉淀,才更加懂得回憶的馨香;許是每逢佳節之時,我們習慣性地忍不住憶苦思甜。
五月五,是端午。攜一縷粽香,溫馨你的生活;駕一葉龍舟,滿載如意駛向你;傳一份思念,照耀你的心靈;送一份祝福,滋潤你的心田。
(郭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