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動態
玩轉尖端科技,鉆井分公司馭“旋”有術
發布時間:2025-06-19     瀏覽量:67   分享到:
在石油鉆井行業,高效精準鉆進一直是不懈追求的目標。近年來,鉆井分公司油氣鉆井工程一處憑借對旋轉導向技術的熟練運用,成功突破傳統鉆井的效率瓶頸。
由油氣鉆井工程一處施工的東灣1X-1HF井為例,這口完鉆井深3136米,僅用時16天便順利完鉆。與采用傳統工藝施工的鄰井東灣1X-5HF井相比,完鉆周期縮短10天,作業效率提升高達62%。這一突破性成果,刷新了區域鉆井施工紀錄,更標志著油氣鉆井工程一處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高效作業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傳統鉆井工藝長期受制于井眼軌跡控制難題。因缺乏精準導向系統,施工過程中需頻繁進行定向調整、軌跡糾偏和鉆具起下作業,不僅大幅消耗時間成本與人力資源,還易引發井身質量缺陷等技術問題。而旋轉導向技術的引入,徹底改寫了這一局面。通過集成高精度測量、智能控制與動態調整功能,該技術能夠實時監測井下工況,精準引導鉆頭沿預定軌跡鉆進,顯著提升作業精度與效率。
如今,在油氣鉆井工程一處的施工現場,旋轉導向技術已全面融入標準化作業流程。得益于該技術的應用,鉆柱旋轉更加平穩流暢,定向作業時間壓縮近半,鉆具與井壁的摩擦阻力顯著降低,使井眼軌跡控制精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面對復雜地質構造,系統能夠根據實時采集的地層數據,技術人員實時迅速調整鉆頭導向參數,有效規避卡鉆、井壁坍塌等施工風險,為安全生產提供堅實保障。
目前,采用旋轉導向技術施工的多口井均提前6-7天完成鉆探任務,形成顯著的示范效應。“掌握并熟練應用旋轉導向技術,標志著我們已躋身國際鉆井技術第一方陣。”油氣鉆井工程一處負責人表示,該技術的常態化應用,不僅大幅提升單井作業效率,更通過減少設備損耗、降低人工成本,為公司實現生產效能與經濟效益的雙重提升。
(戴文淵、陳緒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