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動態
當“2025年安全生產月”的號角跨越山海,吹向海外,鉆井分公司海外項目部的中外員工,憑借三項關鍵措施,在海外項目的高溫“考場”上,書寫出亮眼的安全答卷。
實時監測預警:時刻緊盯高溫變化
正午時分,海外廣袤的沙漠猶如一座巨型熔爐,扭曲的熱浪在空氣中翻涌。鉆井平臺旁,高溫警示牌上的數字刺眼地跳動著—40℃。此時,一座看似不起眼的氣象監測點,正如同忠誠的“哨兵”,堅守崗位,24小時不間斷地捕捉著溫度、濕度的細微變化。剛完成一輪作業的外籍員工約里夫扎法爾,汗水濕透了工服。在這片被熱帶沙漠氣候主宰的土地上,夏季白天的氣溫輕松突破40℃,地表溫度更是能達到60℃。而這套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就像一雙時刻保持警惕的眼睛,為施工安全筑起了第一道防護墻。
急救技能培訓:讓員工學會救命本事
再精準的監測預警,最終也得靠人來應對。面對高溫這個“大難題”,項目部明白,教會每位員工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才是關鍵。于是,項目部組織各支鉆井隊開展專門的培訓,培訓內容全是高溫下可能遇到的緊急情況,比如怎么快速判斷是不是中暑、怎么識別熱射病的危險癥狀并及時降溫、如何規范地做心肺復蘇(CPR)。“光知道理論可不行,關鍵時刻必須能動手操作。”項目部安全管理員劉瑋潔嚴肅地說。通過一遍又一遍的實際演練,這些原本只寫在紙上的救命方法,慢慢變成了員工們下意識的反應。每一次演練,都是對生命的重視,也讓項目的應急管理能力在極端環境下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升,為安全答卷增添了堅實的“技能分”。
人文關懷保障:清涼福利暖人心
當地時間10點(北京時間14點),海外項目施工現場被熱浪包圍。就在員工們高溫作業時,項目經理準時出現,搬來了一箱箱清涼的飲料和切好的冰鎮西瓜。中外員工們一下子圍了過來,在這難得的休息時間里,享受著這份清涼。“這些西瓜和飲料,不僅讓我們身上涼快了,心里也暖暖的。”員工們抱著西瓜,臉上滿是滿足的笑容。每天10點和15點,項目部都會準時給大家發飲品,這已經成了酷熱工地上的固定活動。小小的舉動,悄然融化了員工們的心,為高溫下的安全生產注入了珍貴的“人情分”。
通過三項關鍵舉措環環相扣,鉆井分公司海外項目部讓中外員工在高溫考驗中,既提升了防暑意識與應急能力,也感受到了公司大家庭的溫暖。(梁子彤 劉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