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員工佳作
時光荏苒,大學畢業竟已十二載。曾懷揣一腔熱血的我們,在生活的浪潮中顛簸前行,不覺間已至三十加五的門檻。身體偶發的小恙,像無聲的提醒,悄然稀釋著“改變世界”或“改變自我”的偉大宏愿。于是,這次年休假,我拋卻了征詢老公、孩子、父母的慣常程序,決意開啟一場只屬于自己的旅程。
畢業后散落天涯的大學閨蜜們,境況大抵相似:日復一日被工作與育兒填滿,屬于“自己”的時光仿佛總被這些理所當然的理由侵占。一個念頭在微信群中萌發,迅速燎原——去重慶!這場說走就走的閨蜜之旅,只為在共同出走中,觸摸生活的不同維度,汲取山城大地的力量療愈身心,或能跳脫方寸天地,重拾旅行的純粹歡愉。
出發前,我們默契地舍棄了周密計劃,只想著覓一處安靜民宿落腳,或就著微醺徹夜長談,或放肆沉溺于麻辣鮮香的重慶美食。拖著略顯空曠的24寸行李箱,在西安北站換乘,站臺上闔家出游的溫馨場景,勾起了心底一絲對一歲多二寶的不舍與小小自責。然而,想象獨自帶娃長途跋涉的疲憊,那點猶豫瞬間消散,這次獨行的初衷更加清晰且珍貴。
積攢的倦意與突如其來的放松,讓我高鐵啟動不久,便在困倦中沉浮了。半夢半醒間,三小時倏忽而過。起身回來,鄰座已悄然換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她正執一支鋼筆,在泛黃的舊式草稿紙上專注書寫。老人談吐溫雅,親切地與我攀談。原來奶奶已逾八旬,此行亦是獨自赴渝。她步履矯健,神態從容,笑稱自己是“銀發旅行達人”。那份穿透歲月、依舊熾愛生活的熱情,如暖流般深深浸潤著我。
下午抵渝,兩位閨蜜早已等候在重慶西站。相見瞬間,激動地擁抱寒暄。出站路上,我們自嘲著中年人無處遁形的身材走樣與臉上風霜。昔日同窗的青春意氣,確已被時光悄然帶走,歲月或深或淺在彼此身上都刻下了成長的印記:那個曾經干練如風的她,依然一身素白T恤牛仔褲,微躬的肩背卻無聲訴說著生活的辛勞;那個愛美愛笑的姑娘,妝容依舊精致,眼角的細紋也是難掩,一襲緊身裙倒平添了幾分都市熟女的韻致。
首夜,我們便一頭扎進地道的重慶火鍋。麻辣滾燙間,話語從未停歇,直聊到店家打烊。意猶未盡,提幾瓶果酒回到酒店,繼續圍坐暢談。回憶的閘門打開,大學時代的趣事紛至沓來;也忍不住吐槽婆婆、老公、孩子那些“甜蜜的負擔”帶來的不解;更夾雜著對十二年間竟未能多聚幾次的深深嘆息。次日,我們穿梭于鬧市,為煥然一新的心情購置新衣。然而行至半途,一位閨蜜終究難逃“打工牛馬”的宿命,匆匆趕回成都加班。我與留下的她,換上漂亮的新裙,在重慶街頭明媚的陽光里,將身影定格在觀音橋的喧囂背景中。隨后兩日,我們隨當地旅行團穿梭。市內,洪崖洞的燈火闌珊、磁器口的古韻悠悠、穿樓輕軌的魔幻、十八梯的陡峭蜿蜒,一一領略;郊外,烏江畫廊的碧水丹山、天生三橋的鬼斧神工,更令人心曠神怡。
臨別之際,心潮翻涌,為這場闊別十二年的首聚,賦詩一首:
閨蜜渝州療愈行
語不盡,笑不停,感你我依舊;
憶青春,話今朝,嘆歲月悠悠;
賞美景,品美食,敬各自安好!
同是相聚的高鐵站,三人轉身到不同方向不同車次,各自匯入歸家的洪流。一句“兩年后再約”的承諾,如同種子,悄然埋入心田,靜待下一次重逢的春暖花開。
(謝凡凡)